聊斋志异的小谢故事发生在哪?
《小谢》中劈头一句:渭南姜部郎第,多鬼魅,常惑人,因徙去中秋月。
这是说故事发生在家乡在渭南的“姜部郎”的宅子中。“第”可以指这位官员的官邸旅行拼音,也可以指他家乡的故宅,那么是哪一个呢?
还要看下文:陶生因为文章被人坑了,下了狱,秋容来探监,说她与三郎“赴院申理”,三郎拦“部院”的轿子喊屈,这个“部院”书上注解是“巡抚”,那么如果这个“第”是指官邸,应该在京城(姜部郎是京官),京城只有总督没有巡抚守寡拼音。
再看下文:妾驰百里,奔波颇殆,至北郭,被老棘刺吾足心,痛彻骨髓,恐不能再至矣。小谢跑了上百里路,到达北郭,秋容经过城隍庙。这些地名如果事情是发生在北京,是不相符的。部院的衙门要出城去找,北京的北门也不该叫“北郭”。
所以,据上述分析,我的判断是,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“渭南姜部郎第”,当是指陕西省渭南县“姜部郎”的故宅中。到部院衙门申冤的路程是从渭南到西安。
“中间小谢又清发”中“小谢”是谁?
“小谢”指的是谢朓,字玄晖,南朝齐诗人。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、小谢。
谢朓(464—499),字玄晖,汉族,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县)人。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,出身高门士族,与“大谢”谢灵运同族,世称“小谢”。
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。永明五年(487),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,初任其功曹、文学,为“竟陵八友”之一。东昏侯永元元年(499)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,死狱中,时年36岁。
出自:唐 李白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
原诗:
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
唐代:李白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
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览明月。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
释义:
弃我而去的昨日,早已不可挽留。
乱我心思的今日,令人烦忧多多。
万里长风,送走行行秋雁。面对美景,正可酣饮高楼。
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,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。
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,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。
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,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。
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,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。
长风:远风,大风。蓬莱,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。清发(fā):指清新秀发的诗风。发:诗文俊逸。览:通“揽”,摘取。称(chèn)意:称心如意。
- 上一篇:休息拼音息字是几声?
- 下一篇:鹧鸪代表什么,有什么寓意,有什么深厚含义?